top of page

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 Writer: AhaIP
    AhaIP
  • Feb 15
  • 2 min read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手机和无人机等消费产品领域变得极具竞争力。与此同时,它们在各种高价值零部件和机械产品领域也变得极具竞争力,例如计算机芯片、机器人、激光雷达和电池。

中国企业是如何突然在所有这些领域都表现出色的?西方的一种常见的解释是,政府给予这些行业大量补贴,但一个叫做凯尔·陈(Kyle Chan)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他的观点是,上面这些产品属于相关技术的单一集群。

首先,很多东西都有助于生产其他东西。电池用于电动汽车、手机和无人机,芯片也是如此,工业机器人有助于制造所有其他东西,诸如此类。

如果你把所有上游产业都放在同一个国家----或者,如果可能的话,放在同一个城市----那么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同时在所有下游产业中具有竞争力。这使得大国比小国更具优势----拥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更容易支持更多种类的上游产业。这对产业政策也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的本地产业生态系统可以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

其次,很多技术似乎正在融合。汽车与手机之间的区别已经比以前小了很多,基本上,电动汽车和手机都是由金属和塑料包裹着电池和一些计算机芯片。无人机就是这些东西加上一个发动机。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擅长制造其中一种产品,那么它很容易开始制造其他产品。这就是小米能够如此迅速地建立电动汽车业务的原因。这也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生产所有下游产品,那么它很容易扩展到上游行业----就像比亚迪成为芯片制造商一样。

不管怎样,Kyle Chan 关注的是中国的优势,而不是美国的劣势。但很容易看出,美国在这个新兴技术集群中的竞争将面临很多麻烦。美国的保守派领导人狂热地反对电动汽车和电池,而工会普遍反对自动化。这将使美国的工业生态系统出现巨大漏洞,最终损害半导体、手机和无人机行业。

但同时,我认为 Kyle Chan 描述的现象最终可能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他指出,中国大公司越来越多地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这种缺乏差异化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从而导致利润率低下。

上世纪80年代泡沫时期,日本大型制造公司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松下、索尼、日立、东芝、夏普、JVC、三洋等公司基本上都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家电、零部件和机械。由于它们在每个产品类别中都展开竞争,因此利润率一直很低。同样,我们可能会看到比亚迪、小米、华为和其他一批中国大公司相互竞争,争夺利润。

Recent Posts

See All

Bình luận


©2022-2030 by AHA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