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的Smartisan T1手机发布会很多人应该都看了,发布会的最后老罗凝视着自己的工匠自画像,半晌没说话,随后转过身,慢慢离开舞台,屏幕下方只留下一句话:
这一瞬间让我想起93年「狮城舌战」的主角蒋昌建,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总结陈词最后,以顾城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把整个辩论赛的氛围推向高潮。
而老罗的这句话,和这句话背后的工匠背景,却以另外一种无声的却震人心魄的力量,敲打着每一个在场的,或是观看着整个发布会的观众的心绪。
「工匠情怀」,我深有体会,就像我在 面向GC的Java编程 一文中所提到的:
优秀程序员的价值,不在于其所掌握的几招屠龙之术,而是在细节中见真著。
如果我们可以一次把事情做对,并且做好,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追求卓越,为什么不去做呢?
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细节的极致。小时候看到那些修表匠,握着一个小螺丝刀,或是看着电工,用烙铁沾着锡和松香,在那一小寸的世界里,把坏了的地方修好,那种专注的眼神,觉得很厉害。
现在再去回想那些工匠工作的场景,越发觉得钦佩。在我老家有一家刻章的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在那开了很多年了。前段时间需要刻一个章,发现那家店还在,于是走进去,门口坐着一个老人,我确实记不得当年是不是他,不过看这岁数八九不离十。我以前在别的地方刻的章,都是在电脑里设计完图案后,激光刻蚀。但那次老人却是用的手刻,我着实惊呆了。只看他拿出一块红色的印底,右手持着刻刀,开始一下一下地刻着。虽然老人连话都不怎么说得清了,但是工作时那专注的神情,和精湛的手艺,以及最后成品那比机器更完美的效果,着实让我心里非常动容。
目录
一、技术人的执着
二、拾起初衷
三、发现更好的自己
四、细节是魔鬼
一、技术人的执着
我见过很多人,也见过很多程序员,都有如此的「工匠情怀」。
做产品需求评审,有的人善于快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但我见过的很多牛人,他们除了能在脑海里最快地形成方案原型,并且更深入地考虑各种细节点,最终能给出一个更趋于完善的技术方案。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这项职业的自我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对「卓越」的理解和渴求。
《精通正则表达式》的译者余晟老师写过他和正则表达式的 缘起 。只是因为项目经理让他「多用Google,查查正则表达式的资料」,余老师打开了正则的大门,读完了英文原版的《Mastering Regular Expression》,如今成为了国内最了解正则表达式的人之一。
看完那篇文章其实我想起了我的实习经历。那时候我刚去公司两三天,有一天我老板找我让我研究一下如何用Java里的MappedByteBuffer做文件内存映射来读取大文件。尽管我们当时要处理的文件很大,以我在学校编码的经验看,用普通的Reader也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的。
于是我说,「这个其实用Reader也能做,更简单一些,没那么麻烦。」
老板反问我,「什么叫没那么麻烦,这是一个做技术的人的态度吗?」
那几天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从Linux一直到JVM,去了解什么是内存映射,底层原理是什么,和其它技术的比较、优缺点,并和其它几种读文件的技术做了性能对比。
虽然最后项目没有采用这个方案,但是那句反问直到现在一直在我脑海里,时时地提醒我:「做技术的人,对待技术,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态度?」
所以其实我很感谢我的老板,以前他教我们这些新人优秀的职场习惯,有一条是每天的邮件必须没有未读数,即便是不需要阅读的邮件,也要一键置为已读,不要留一个未读的数字在那。现在想起来,有点像iOS App右上角那个提醒数的角标,有些强迫症的人怎么也忍受不了有个红圈圈在那。开个玩笑,虽然有些习惯看起来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但这确实映射了一种态度和思维习惯。
完美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愿意多往前走一步。
二、拾起初衷
我们的生活,每天很忙碌。有时候忙得自己都忘记了为什么在此处,有时候忙得只能不断地用直觉、用以往的经验去设计一个解决方案,而没有时间去思考需求是不是合理,方案是不是最佳,我们以为自己设计的是最佳实践,谁知道呢?
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处在一个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前直奔的时间线上,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之上,每个人都感到了那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
父母都是不希望孩子太累的,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话:
差不多就行了。
糊弄糊弄就完事了。
不要与众不同。
顺其自然。
但是你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 顺其自然 ?
我记得在上大二的时候,听一个叫端木恒的人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个世界上,政治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而科技,可以通过促进信息的流通,最终去推动政治的变革,去改变整个世界。
当时觉得这事儿太酷了,是的,所以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去一个技术足够强大,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有实质影响的公司。希望用技术的力量去让更多人生活地更好。
这当然是一种不自量力,但又如何呢?只是一个普通人小小的想法,不断追求卓越,愿意比别人多往前走一步而已。
就像冯大辉说的:
所有人都说你做不成,都告诉你不要去做,不靠谱,嘲讽你,而你最后真的把事情做起来了,这就是牛逼。
做成了,其实牛不牛逼对你自己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没做成,所有人都笑你是傻逼,但起码也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再说,如果 青年人 想的都是养老和退休,那做事的人在哪?
三、发现更好的自己
老罗最后的一个问题是:
在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在生活上追求更高的品质,但愿意对自己手头所做的事情坚持高标准坚持卓越理念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以至于我们发现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安全的食品了,花了一辈子的积蓄买的房子却有各种质量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在工作中是否能坚持某些东西,大部分人的态度都差不多,只是你糊弄一下不会怎样,而他马虎一点就会死人,区别仅仅在于这里。
M·斯科特·派克说过一句话:
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很多人把随大流把妥协作为一种「成熟」的标志,小时候敢想敢说可能也敢做,长大以后懂得了人情世故,懂得向现实妥协,45度角仰望天空说自己终于长大了。再看身边那些「冥顽不灵」、「认死理」的所谓完美主义者,认为这些人才是不正常的群体,把这些人要么当做傻逼要么当做装逼。
天哪,我都想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肯定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诚然,在生活中,有的人是为了活下去,有的人是为了活得更好,有的人是为了帮助别人活得更好。这是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每个人内心的精神寄托和对信念的追求。
我从不指望去改变别人,但我相信我可以改变自己,虽然也很难。
学生都喜欢问,如何最快地告诉自己的能力。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捷径,我的经验就是和比你优秀的人一起工作,经常请教比你资深的人,不断挑战过去的自己(每天审视自己太紧张了,只要比前段时间的自己更好就可以了)。
四、细节是魔鬼
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细节是魔鬼,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要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注意?难。
前几天给同事做Code Review,就几行代码,发现了一个问题。
场景是我们发现某个系统中存在占用内存超大的HTML字符串,需要统计HTML字符串的长度,于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字节长度,这段代码调用的是String.getBytes().length,一眼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考虑到本身这个字符串就比较大,联想到Java内部是用UTF-16存储字符串的,而getBytes()会转换为系统默认编码(GBK或是UTF-8等等),这里必然存在底层字符数组的拷贝(可以去参考String.getBytes()的源代码证实),一个本身就很大的字符串,经过拷贝,将会占用更多的内存,加剧这个问题,而在HTML中,中文其实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直接用String.length(),虽然会少数几个字符,但对统计结果影响其实并不大,并且这里不存在任何数组分配的开销。
另外建议所有调用String.getBytes()的地方通通显式传入编码,这是个大坑。(陈皓注:用String.length代替getBytes().length,也是在给未来挖坑——如果未来有人要用len来干别的事,那么这个不精确的len可能就是一个大坑)
另外一个案例,也是在Code Review的时候发现的。
某个调用场景下,每次都会新建一个解析器对象去解析结果,尽管解析器没有任何实例变量不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创建的开销也并不大,但我还是坚持要改成单例,使用同一个实例去处理,这也符合面向GC编程的思想。
这些场景,每天我们都在遇到,也许我们会说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无伤大雅,差不多就行了。但就像前面说的,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思维习惯,当你坚持用最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去要求自己的工作时,你才有可能渐渐接近卓越。细节是魔鬼,它会在完全察觉不到的时刻,把人拉回平庸。
「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这不代表我们不在乎输赢,从头至尾我都坚信,只有坚持完美,坚持品质,坚持那些我们曾经了解现在可能已经放弃了的美好的东西,像一个老工匠,把一种专注、追求极致的情怀融入我们的作品里,也许有一天,就有人,追寻着 梦想 ,发现了 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像乔布斯、像贝索斯,改变整个行业,改变全世界。
我们是被这个时代推上浪潮之巅的人,是去做一个见证者,或是一个冲在最前面也不怕被拍死的傻瓜,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权利。
只是不要忘记,那些傻瓜,不是真的不怕死,他们只是认真。
“细红线”官网中有一句话,AN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DIRECTLY IN THE PLATFORM-LEVEL REVOLUTION(直接参与平台级革命的机会)。关于Thin Red Line的名称,罗永浩此前曾推出过坚果Pro 2细红线版,因此外界猜测新公司名称或与此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与“细红线”官网相关联的企业为北京细红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细红线科技”),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为1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徐寒。其中,徐寒持股99%,黄贺持股1%。
两人与罗永浩关系密切。徐寒和黄贺均为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时的同事,徐寒曾担任锤子科技董事,黄贺曾担任锤子科技产品总监。黄贺目前担任“交个朋友”CEO,该公司正是罗永浩参与直播的公司主体。罗永浩早前宣布退出“交个朋友”管理层,但仍会以主播身份参与直播。
对于新公司,罗永浩并未公布正式中文名。但他表示,新公司正准备招人,主招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罗永浩近期宣布,他将投身于AR领域创业。罗永浩称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自己在产品层面有把握胜出。但他同时表示,这种“平台级的战争”,仅靠好产品是不够的,因此也做好了被大公司收购的准备,实在不行,就做AR时代的华米OV。
关于具体规划,罗永浩提到,他们的硬件团队会每年研发一款工程机,原则上仅限内部开发使用,直到商业化条件和整体环境大致成熟再开售。目前,整个AR行业的硬件水准还无法做到大规模商业化并成功。
创业历程颇为曲折
罗永浩的创业历程颇为坎坷。
2012年5月,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但过程并不顺利。
2013年3月27日,罗永浩发布基于安卓系统的SmartisanOS。在发布会现场,该手机的操作BUG频出。
2014年5月20日,锤子手机正式发布,命名为Smartisan T1。不过,第一款手机就遭遇了产能危机。罗永浩用了几个月时间才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导致T1销量惨淡,仅卖出25万台。
2018年11月,锤子科技被爆出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当时有消息称,锤子科技已经在全公司范围内大量裁员,只留40%工作人员。
2018年12月5日,锤子科技子公司锤子数码发生工商变更,罗永浩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经理,转而担任执行董事。
手机业务进展不顺,罗永浩又先后涉足移动社交和电子烟,两次尝试均告失败。
2018年底,锤子科技的资金链断裂,46岁的罗永浩欠下了6亿元债务。
兜兜转转之后,罗永浩决定“换个活法”,2020年3月19日在个人微博上宣布决定做电商直播,“虽然我不适合卖口红,但相信能在很多商品的品类里做到带货一哥。”
罗永浩在2020年4月1日的首次带货直播中,全场支付交易总额超1.7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达4875万人。他曾在2020年9月参加某档综艺节目时透露,其6亿元的债务已经还清了4亿元,预计1年后偿债完毕,还调侃还债之后要拍“真还传”。罗永浩近期表示,预计将在今年还清所有债务。
6月12日深夜,罗永浩发布微博称,将再次埋头创业,并退出所有社交平台。
1、3月20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篇《罗永浩“真还传”大结局》,刷屏了。文章的内容,我就不说了。因为很快,3月21日,罗永浩发表了澄清,指出了这篇文章里的多处事实错误。
2、“1亿元左右”的“分手费”,不实;限制消费解除,也应该已经快一年了;个人抖音号是“转让运营权N年”给交个朋友科技,而不是“赠予”;过去几个月,老罗个人GMV占公司总GMV不到5%,而不是“老罗=交个朋友30%GMV”;公司官方垂类账号只有十几个,不是三十多个;创业做的是AR,不是VR;复刻鞋,不是交个朋友科技做的 ……
3、老罗的《澄清》原文,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4、可是,为什么老罗再次创业,让这么多人关注,好奇,甚至造谣传谣?也许是因为,大家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放着眼前的金矿不要,而非要去前途未卜的远方行走天涯?
5、哎。我只想说,你们不懂罗永浩。不懂这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6、2020年4月1日,老罗在抖音做第一次直播时,我边看边写,边写边看,老罗还没有下播,我就发了一篇文章:《刘润:直播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只是老罗通往梦想的盘缠》。在文章中我写到:
我斗胆以为,老罗不会一直卖货。有人说,老罗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你们不懂。老罗的梦想远不止如此。这只是盘缠。
7、我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我知道,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可能停止追寻梦想的。驱动理想主义者前行的,从来都不是口袋里的钱,而是心中的梦想。那个即便是失败也砸不坏,限高也压不住,岁月也磨不平的梦想。
8、老罗在微博转发了我这篇文章。随后的6月,老罗接受《智族GQ》采访,被问到“我想听听你对自我的认知”时,他说:
我觉得刘润老师那篇写的真好,把我看感动了,你看了吗?就算MCN对别人是事业的终点,对老罗只是实现理想路上的盘缠。你看那篇了吗?写得非常好。我对我自己的认知就是,像刘润老师夸我的一样。
9、感谢老罗喜欢那篇文章。但其实,这不是夸。这是羡慕。这是嫉妒。为什么?我给你讲三个故事。
10、第一个故事,关于坚守价值观。
11、2010年,老罗还在开英语培训学校,我还在微软。网易新闻对他有一次采访,这个采访里有这么一句话:
他无视行业潜规则,坚持给员工上“五险一金”、支付加班费,为此增加了30%的成本。他甚至坚持使用正版软件。
12、他“甚至”坚持使用正版软件。网易新闻“甚至”这两个字用得我悲喜交加。悲的是,记者对使用正版软件的那种惊讶;喜的是,老罗的价值观令人肃然起敬。
13、有远大梦想的人,值得羡慕;而有坚定价值观的人,值得尊敬。
14、第二个故事,关于不苟且。
15、某次直播带货时,老罗说:这款产品对一部分人会非常有用。他的助手立刻接过去说:是对每个人都非常有用。
16、如果你当时稍微敏感一点,把眼光从产品身上,移到老罗脸上,就能看到老罗的不满。他一脸不悦说:你不要这样。不可能有产品对每个人都有用。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朋友,我们是在售卖产品,不是在出卖真诚。
17、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创业者死粉罗永浩。
18、为了远方的梦想,有些人不得不接受眼前的苟且,将就,甚至不断放弃原则,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他们被真相教训得鼻青脸肿:没办法,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直到,遇到了老罗。
19、一开始他们怀疑,这样的人能成功吗?太天真了吧。然后他们开始希望,请让这样的人至少成功一次吧。否则,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希望。他们对老罗的喜欢,就是对心中那个少年的自己的喜欢。我为了生活,选择了妥协。但是,请务必坚持你的梦想,请务必代替我成功,请务必带着我的梦想,仗剑天涯。
20、第三个故事,关于温暖。
21、1月份,老罗到上海来出差,约我吃饭。我猜,这可能和他的新项目相关。我特别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老罗提供一点自己的帮助。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能在上海见上面。3月份,我到北京去出差,就主动约了老罗吃饭。
22、我说,订个你附近的地方,我过去。他说,不,你的酒店在哪里?我订你附近。我说,不不,反正下了飞机直接去,没关系的,哪里都一样。
23、两个男人矫情了半天。最后,老罗妥协了。当时我感觉,自己是个男女通吃、童叟无欺的暖男。一天后,他给了我一个餐厅地址。
24、落地北京后,我对司机说,不要去酒店,直接去这个餐厅。司机看了看地址,说:这家餐厅,不就在你酒店门口吗?出门就是。
25、我当时就震惊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在做暖男这件事上,我居然输了。
26、三个故事讲完了。这个世界上,居然真的有这样温暖,不苟且,坚守价值观的理想主义者。
27、为什么我在第一天,就会预测老罗不会一直做直播?因为,这显而易见。像老罗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怎么可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到了120岁,他都会以梦为马。
28、吃饭时,我看到一团失败也砸不坏,限高也压不住,岁月也磨不平的梦想,在熊熊燃烧。在这团梦想里,老罗闪闪发光。我特别羡慕,甚至有些嫉妒。什么“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不,我现在就要仗剑走天涯。我的梦想,就是我的天涯。
29、关于AR创业,我还是斗胆给老罗分享了我的一些观点,提了我的两毛钱建议。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老罗都懂。他很聪明。他请教了很多人。他有自己的节奏感,分寸感,判断力,和对概率的接受。他从我这里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另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祝福。
30、今天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老罗转辟谣文。同时,送上祝福。那,怎么祝福呢?
31、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理想主义者,终将被这个世界偏爱。如果理想主义者终将被偏爱,那我衷心祝福老罗,就在这次吧。
32、就这次。
项立刚
今天还想说两句罗永浩再次创业,看了看他接受采访的全文,我是相信他的再次创业会以失败告终,说出这个结论一是考验下自己的判断力,二是给打算创业的年轻人一个提醒。
罗永浩不是没有才能,他的才能就是营销,手机失败之后,靠直播还了很多钱,还有钱来再次创业,这不服不行,不长的时间做到中国直播的前列,这些还得认。我多次说过他就应该做直播。
除了直播罗应该不应该创业?我们不能说他不能创业,这世界上创业成功有多种,但真正的成功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大部分成功的创业是有前瞻性,在别人没看到的领域,做长期的积累,等这个风口到了,一飞冲天。老罗的创业前瞻性肯定是没有的,他所有的创业项目就是跟随,什么方向别人做热了,他也进去,从牛博网,到手机、社交、电子烟等无不如此。包括下面要做的AR,也不是什么新的方向。
这次我看老罗要创业的思路让我大吃一惊,他创业这么些年,也经过世事,想法却很天真,他想用上千人的队伍,专门做AR研发,用5年不推产品,做出一个牛逼的产品,等AR的风口来。
这哪是创业?这是文艺青年做梦。一切的创业都要低成本,不断推出产品,包括失败的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也形成对这产品的积累、理解和全面看法,等风口来了,能一飞冲天。
事实上研发的团队100人都是多了,核心团队几人足矣,为什么会有上千人研发,大量的人是做测试,是完善产品的,如果不以推产品为主要目的,就得找到极少数技术大牛,减少内耗,小而精,等市场出现,大部队作战,更多的人是产品支撑,而不是研发。
罗永浩想以人多搞出超牛的产品,我想想也是惊了。
1000人,别的不说,养这队伍就等几亿一年,不出产品,收入不多,有投资人愿等这风口到来?这样的一个队伍,核心团队哪有心思管研发,弄钱,协调关系都顾不过来。
我为什么认为罗永浩再创业要失败,他基本没有关于产业未来的积累,缺少前瞻性。创业用的办法是大公司砸钱、砸人的思路。这哪是创业,这还是表演,最后去拿投资人的钱。
我把话放这儿,五年后再看吧。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YOUTH
Samuel Ullman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ix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s,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ve grown old, even at twenty,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the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eighty.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