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haIP

商业

英语中“Lead”(领导)这个词,来自印欧语系的词根Leith,意思就是“跨越临界点”(Cross a Threshold)。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高手改变模型。

用“症状解”解决问题,解决“是什么”(What)的问题;用“原因解”解决问题,解决“怎么办”(How)的问题;用“根本解”解决问题,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

什么是“根本解”?改变模型,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解。

任何确定的目标,都不是人的元动力;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结构性张力”,才是。一切的激励的本质,都是先设计“差距”,再利用差距带来的人心中的“结构性张力”,完成目标。

那么,怎么通过强化员工的“结构性张力”,完成公司目标?

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加强4段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因果链:

用差距,增强个人努力;

用个人努力,增强个人绩效;

用个人绩效,增强公司奖励;

用公司奖励,缩小差距。

打工,是用确定的能力,换取确定的回报;创业,是用不确定的风险,对赌不确定的收益。高管不会因为拿到股份,自动变为合伙人,不要因果倒置。只有用“创业过程增强回路”,而不是“创业回报增强回路”激励自己,拥有创业之心的,才可以是你的合伙人。

什么样的特征,背后是强大的“创业之心”?你可以用三个黑箱去测试一下你的候选人,是不是能满足这三个标准:

用学习,面对遭遇的变化;

用斗志,面对每天的挫折;

用坚持,面对失去的动力。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高手改变模型。“改变人心”的本质,不是将心比心,也不是苦口婆心,而是通过改变人和周围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改变“模型”,让同样的心,产生不同的行为。


怎么改变?记住三点:


激活正向增强回路,比如用即时奖励反馈,来激活努力的动力;

切断负向增强回路,比如不透明、不沟通,带来的猜疑、误解;

增加安全调节回路,比如用吃吃喝喝、年会旅游,来疏解压力。


什么是“富者愈富”?“富者愈富”的全名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我们戴上洞察力眼镜。它的本质是:当资源总量有限时,抢到最多资源的正向增强回路,会激活所有其他竞争者的负向增强回路,导致“赢家通吃”。


洞察力(Insight Skill),是一种“越练习越强大”的“技能”(Skill),而不是“看一眼就获得”的“知识”(Knowledge)。三步上篮的规则,是知识;但是像乔丹飞人一样的三步上篮,是他终身练习才获得的技能。洞察力,需要终身练习。


什么是散点思维?散点思维,就是依靠苦思冥想,等待灵光乍现。散点思维喜欢说“唉,对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这种思维习惯,是偶得的,质量不可靠的,挂一漏万的。

要获得非凡的洞察力,必须练习破除散点思维,建立公式思维。

什么是公式思维?就是用数学公式,来表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高手从系统模型中提炼公式,普通人站在高手的肩膀上学习公式。公式,就是高手们用洞察力,从上帝手中“偷来”的地图。

但是,为了不会因为学了“公式思维”,就成了到处指点江山的键盘侠,你也需要记住:掌握最接近“要素”间“连接关系”的公式是关键。用错误的、不准确的、颗粒度大的公式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还会死人。切忌买本《本草纲目》就去行医。切忌。


系统模型中,“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有层次的。局部思维,指的是只关注低层次关系,而看不见高层次目的的思维习惯。

局部思维的可怕之处,是让我们用快意恩仇的方式赢得一场战役,却用悲天悯人的方式输掉整场战争。


拥有层次思维的人,总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问题,看到更大的“格局”;而顶级高手,总是能从最大的“格局”,俯视难题。


比如,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存亡?


拥有“局部思维”的人会说是产品,产品不好一切都是空谈;有人说是管理,不能网聚人的力量,无事能成;有人说是合作伙伴,没有优秀的社会协作网络,寸步难行。这些“局部思维”,如盲人摸象。


而拥有“层次思维”的人,可能会告诉你:是四个层次的要素,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存亡。


第一层:时代。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第二层:战略。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第三层:治理。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第四层: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


在这四个层次中,时代高于战略,战略高于治理,治理高于管理。


理解了这四个层次。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些商业问题。


比如,柯达的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人总结,这是因为CEO管理水平不够。其实,柯达不管换管理水平多高的人做CEO,都不容易转型成功。因为柯达的对手,是整个时代。数码相机的新时代,必然取代胶卷相机的旧时代。而整个柯达的利益,都来自胶卷。“时代”挑战这个第一层次的问题,是无法用“管理”水平这个第四层次的能力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你有一个永远打败不了的对手,那就是时代。


什么是局部思维?局部思维,指的是只关注低层次关系,而看不见高层次目的的思维习惯。局部思维典型的表达句式是:其他我不管,这才是最重要的!局部思维的可怕之处,是让我们用快意恩仇的方式赢得一场战役,却用悲天悯人的方式输掉整场战争。


什么是层次思维?层次思维,就是用“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思维方式,洞察层层叠加的系统结构。比如细胞、器官和人体。


如何建立层次思维?不断追问自己:自己眼前看到的整体,会不会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局部?


学习先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过去”。学习谷歌,要学习2000年的谷歌;学习苹果,要学习1997年的苹果;学习微软,要学习1985年的微软。


什么是静止思维?静止思维就是,用不变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静止思维的人不知道的是,另一个阶段的蜜糖,可能是这一个阶段的砒霜。静止思维典型的表达句式是:这是跨越时间的,永恒的真理!


什么是演化思维?演化思维,就是给所有事情,加上一根时间轴,然后观察事情在时间轴上的变化。上一秒钟正确的事情,下一秒可能就是天大的谬误。


公式思维、层次思维、演化思维,是终身练习洞察力的心法;储备模型,不断追问,和多打比方,是终身练习洞察力的剑法。


前人的思考,都凝结在优秀的模型中。储备模型,可以避免让我们重新顿悟别人的基本功;但是,储备模型,不能取代建立模型的能力。不断追问,建立模型,才是属于自己的洞察力;多打比方是种高级能力,只有你同时理解两件事情的本质关联,才能打出精妙的比方。


所以,我的朋友,我建议你,也提醒我自己,以后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是错的”,而要说“你的模型和我不太一样”;不要说“我是对的”,而要说,“我的观察角度是这样的”。


这样,在解锁商业地图的道路上,我们才是一个谦卑的洞察者。


复杂度灾难是指,因为我们的知识、智慧所限,我们能试图破解的系统是有复杂度上限的。我们可以努力洞察万物,但不要认为我们能够立刻透视宇宙。

概率性因果是指,当一个“因”,只有50%、1/6,甚至只有1/216的可能性,会带来“果”,必然性因果,就变成“概率性因果”,导致模型的输出,充满不确定性。

认知力极限是指,每个人对系统的理解,画出来的模型,可能都不一样。他未必是错的,你未必是对的。我们都受我们的认知能力所限。你们都是对真相逼近,但也许都不代表真相。

我们今天无法洞察万物,但是我们走在洞察万物的路上。


彼得·德鲁克关于创新的那句名言:一切的创新,本质上都是把成本降低了30%以上。紧接着我又想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的本质其实是对已有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重新组合,然后达到更高的效率。那怎么体现更高的效率呢?一是同样的价格做出更好的东西,二是更好的东西付更便宜的价格。


所有伟大的机会都源自于巨大的结构性改变。

什么意思呢?机会来自于什么?机会不是来自于一成不变的交易结构,然后你加入进去,开始用你的努力替代其中一个人,这种情况下,你是获得不了巨大的成功的。巨大的成功一定来自于过去的交易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突然因为技术的变化,比如说互联网,或者因为大家都不喜欢看到这个变化,比如说疫情,这个交易就变了。变了之后一定有地方缺位,即短暂的供需失衡,供需失衡越大,机会越大。所以说所有伟大的机会都源自于巨大的结构性改变,巨大的结构性改变会带来巨大的供需失衡,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红利。

小改变叫红利,大改变叫趋势,趋势的转变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我永远是看好中国,看多中国,经济一定会复苏,有这么多勤奋的人民。但是我也想告诉大家,经济从来不会原路返回,一定会有一个增长,但是可能会增长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就是那些抓住了机会的人身上。

谈未来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激情、机会和幻想,充满了我要成功的激情。记住,红利这个东西终会消失。刚才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可是当供需一旦平衡之后,天下怎么可能没有难做的生意?天下的生意如果好做的话,所有人都做生意了,那谁来消费。所以所有的生意一定是难做的,只不过一点时间段是好的,这叫红利。

你一旦有机会抓住红利,就要开始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如果你没有机会建立护城河,你会发现赚的钱越来越少。就像你在海边卖可乐,很多人在游泳,你卖冰镇可乐,20块钱,人家会买。但是如果大家都来卖,你卖2块可能也没人买。总得有人来干这个事,你以为也在创业,其实只不过为社会打工而已。

如果我们今天总以为抓住了红利吃一辈子,最后你最终会把运气赚来钱吃。在这次红利的出现并且结束时,我们会把人群重新分配,今天的人群和创业者会重新分配成四种人。

第一种叫劳动者,什么叫劳动者?就是你永远都抓不到红利,你就是在一个固定结构里靠劳动力创造一点点微薄的工资,永远是劳动者。劳动者也是社会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员,他也是最大量的成员,但是他的财富的增长永远是特别慢的。

第二个叫中奖者,不管是今天你看有些企业开始生产口罩,或者过去生产口罩的企业觉得自己赚了很多钱。但是这是时代砸他头上的事,一旦疫情结束,口罩的需求迅速下降。你慢慢的会把自己靠运气赚来的钱靠实力把它亏光。

第三类叫套利者,永远在红利里面跑来跑去,永远不积累自己的能力,但是他的眼光很准,永远抓住一个红利赚一波走人。

第四种叫取势者,抓住了这个东西之后,建立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建立了自己的资产和基本功,成为了巨人,他才是真正的取势者。

这个时代用科技的进步和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灾难,每次都把人群重新分配成劳动者、中奖者、套利者和取势者。


什么叫世界观?我们都知道,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看待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表面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是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自定义的世界当中,也就是平行世界里。换句话说,表面上是在同一个世界,实际上是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我们试图提供一种从商业的角度看世界的方法。企业家、经理人、管理者,甚至是在为一家商业公司服务的普通的员工,他们看待这个世界,跟其他的人看待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任何认知都是有原罪的。原因是,你的任何认知都是一种选择,就像吃自助餐,你面对着那么多的食物,你也总是根据你的偏好来选择,最后你的认知不过就是你自己放在盘子里的那些菜。


我在《认知方法论》里反复讲到一个观点,认知是一种产品,人的认知过程是利用认知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利用自己的认知设备,也就是我们在头脑当中已经固化的一系列感知的思维方式,加工出来的一个产品。就像每个人都能拍照,但是由于每个人拍照的时候使用的相机或手机设备是不一样的,所以拍出来的也是很不一样的照片。


为什么要讲到这个呢?如果你想创业,去观察、分析或投资一家公司,你就需要一种比较有优势的商业世界观。你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市场和需求。我们反复地讲到暗市场、开辟式创新,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我们曾经讲到过的label和tag的区别,如果你选择富人、中产阶级、穷人,这样一种标签来看市场的话,你看到的是一个世界。而当你选择的是用tag这样一种方法,把每一个人用几十种,甚至几百种tags标示出来,不预先下结论,找到他的需求和消费行为当中最细微的那些元素,把这些元素合成起来,那么你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准确的世界。


有这么一句话,你可能听说过,而且你也有可能多少觉得这句话有点怪异。这话是这么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王阳明著名的岩中花树的论断。


当我们回到商业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特别准确,心外无物。所有的现象,都是等待着相应的眼睛。如果你的眼睛,或者说你的感知、认知能力跟它不适配的话,它对你来说如同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说商业评论,本质上就是重新看商业。View就是看,Review就是重新看,或者一再看商业。


俄罗斯有个作家说,一部伟大的作品成功的保证,是在你正式动笔写这本书之前,实际上你早已经动笔了。比如说你在写一部长篇小说之前,你已经写了好几部短篇和中篇小说,即使这些没有发表,但是它们已经造就了你的某种暗能力,它们就是你的暗业务,尽管别人不知道。


有些作品,一旦出来的时候,给人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实际上写这本书之前,作者可能早就悄悄地、不自觉地写了很久。对于我们开展新的业务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创业,还是经营一家企业,对于暗市场的洞察力,对于暗业务、暗能力的培养是商业世界的永恒话题,甚至可以说是第一话题。


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댓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