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haIP

Updated: Mar 19, 2023





什么是自我对话? 简单来说, 自我对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交谈,人们出声的或不出声的自己与自己所进行的对话都是自我对话 。当你把自己当成是建议、评价甚至取笑的一部分的时候。你是自己生活的导演、演员,但是同时还有一部分意识是观众——当你看着自己的这部生活电影时,敲上去的弹幕,就是自我对话 。利用好这个弹幕,你会成为一个内通外顺的人,利用不好,也许你自己会毁掉生活的乐趣。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的内在弹幕。他们来自于你的过去经历里的重要的他人,虽然你已经长大了,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但是还是没法忽略这些人留给你的弹幕。 坏消息是,你可能没法回到过去,只留下好的弹幕。好消息是,但当你意识到这些话语只是弹幕,你就开始了觉察的第一步 。好消息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和提问,来改变这个过程。这是我明天要讲的话题。    

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这个系统,他们来自于过去重要他人的评价,如果你不留意,甚至会把这个评价作为生活电影的一部分,从而认为这个电影很糟糕。但是当你意识到这只是弹幕,你就有了自己把握自己生活,改变人生剧情的机会。

玩家,绝顶高手才能享有的尊称。人是先快乐才会更成功的,“玩”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储备。高手的状态是游戏人生。在每一个游戏里深深地入戏,结束后又能抽身而去,投入下一个有限游戏当中,玩一个跟自己的无限游戏。

《正念》说,很多人习惯性地把“重要”的事情往前排,却把那些真正能滋养、能提高未来可能性的事情往后放。时间一长,效率降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被工作死死地压在下面。

1. 玩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演。比如女孩子过家家,男孩子打仗,企业家从小卖报纸。一个小时候没有玩透的人,长大后会莫名其妙地发现自己缺少很多技能。在这个持续进化、终身学习的时代,更需要成为终身玩家。


2. 玩是对于世界和别人的体验,在互动中学会理解他人,更好地合作。对于一个不太会玩的人,边界容易僵硬——不是陌生人就是自己人,这样生硬的交友和处事风格,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3. 玩能让你探索世界,探险而不冒险。在游戏中,我们容易找到成功和失败那种细微的边界感,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更好地去把控机会。


所以玩儿会让我们更加卓越( Excellent ),更多体验( Experience )、更多机会( Possibility ),玩出人生更多的经验值( EXP )。


4.  人们之所以热爱游戏,而不是重复的生活,是因为游戏有四个特征:目标、规则、反馈和参与。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工作和生活按照游戏四个方向来设计,有趣好玩。


5. 目标清晰,才会有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如果工作目标模糊,那就不断细分,一直把它细分到足够清晰、不再过脑子为止。


6. 增加限制,能好玩。在杀人游戏中,“不能睁开眼睛”就是一个有趣的限制。工作中,可以把没有难度的事情提高难度;把有难度的事情增加积极性和趣味性,比如缩短时间、重新设置一个挑战对象。


7. 及时反馈,提高动力。游戏时我们打一个怪知道得多少分,但生活中未必,很可能回报还不及时。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给员工和孩子及时鼓励、贴小红花;对自己来说,要设置一个内在反馈进度条,可以是一个礼物,也可以是一个成就事件箱。


8. 把“不得不做”变成“我要做”。游戏还有一个魅力在于自愿参与,玩家可以随时参加,随时退出。如果你有一项任务不想去做,不妨留出点时间把它游戏化,搞到你愿意开始动手为止。如果一定要做,为什么不开心地玩着去做?


9. 玩有两种——玩而为乐:play for fun;玩而为赢:play for win。玩而为乐,是一种低级的玩,主要是在享乐。我们超级个体要“玩而为赢”,高水平去玩。


10. 放松不等于放下期待。压力和表现的关系是呈倒U形的,压力太大、太小都不行,只有调试到恰当的压力值时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11. 设计一个好玩的结局,让失败变得有趣。比如在 Facebook 公司,如果谁任务没完成,就在他桌上放只熊,“熊你一下”。演讲过程中,嘉宾讲错话观众就喝倒彩,也很好玩。只有全力以赴地玩,才会有华丽的失败。这种失败让人安心,也带来激励。


12. 以无限游戏的心态玩有限游戏。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任务、工作是有限游戏,事业、人生是无限游戏。当你意识到不管今天任务做得好坏,都要回到下一轮的无限游戏里去,心态就会变得平和。高手的状态是游戏人生。在每一个游戏里深深地入戏,结束后又能抽身而去,投入下一个有限游戏当中,玩一个跟自己的无限游戏。


人生就像一个三脚架:工作——关系(友谊、家庭)——玩(休闲、爱好) 是三角,顶端是完整的自我。


当你把三个脚剁成一条腿,变成独脚架,人生的不平衡也开始了。


摇摇晃晃的一条腿不仅无法承担整个人生,还会带来自我的不安——一个行业新闻,一个上司的眼神,一个同事的不幸,都会让自我颤颤巍巍,没法安心。


意义像手中沙,越用力,流失得越快。


但如果你有三个脚,工作不好就玩一会儿,玩不好就回家呆着,家里不好……可能工作又开始好了呢?



关于长板、短板,我来出一个古氏终极解释版:


a.短板已死


补短板的个人成长策略在今天已经失效。

(1)互联网时代交互和分工非常简单、精细,很容易形成长板原理。

(2)当年管理学家提出短板原理,也强调的是一个组织的能力取决于最短的板,并不是个体。 组织补短板的方式恰恰是应用个人的长板而不是相反。


b.发展长板


找到长板、发展长板,以长板为核心整合出一整套的技能组合,以这套组合为核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大部分人在上面花的时间都不够。长板要好到让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


盖洛普公司(Gallup) 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究,他们发现:


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个理念来管理团队——刻意寻找和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通过优势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组织可以谈短板原理,但是个人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c. 底板挺重要的


如果没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装。底板越大,长板能装的水也越多。

什么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层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练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讲自我管理的原因——帮你修底板啊!


d.别忘了桶箍


木板并不是就这么直接立起来的,桶子之间还有桶箍把木板紧紧并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个箍,木板之间会有水流下去,成篮子了。


什么是箍?就是技能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你懂心理、懂表达,能不能把两者结合,变成复合型人才?你的各种能力、资源之间如何统合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能力。

最好的策略应该是:投资长板、管理短板、扩大底板、加强桶箍 。

1、使用双引号“”


如果你输入“知识付费的机会”,加不加双引号差别是巨大的。不加的话会自动把知识付费、的、机会拆开来,找到的内容很散。而双引号是,只有包含“知识付费的机会”连在一起完整的几个字的内容才能显现。


2、+\-号


-号就是不要包括在关键词里,比如输入“苹果手机 -(iPhone6)”,找出来的内容就自动跳过了所有Iphon6的内容。


+正好相反,就是务必要有这些内容才能找到。“北三环+租房+大学附近”


3、指定filetype(文件类型)


搜索“2016教育行业分析 filetype:pdf”,搜出来的结果已经是PDF文档。


4、site,指定网站


在百度或google中键入“大数据 空格 site:sina.com”,则在sina.com搜索有关大数据的一些资料信息。这个特别适用前面的定位搜索源(注意网站名称也不用加www。)


5、intitle 


在百度键入“大数据”有一个亿的搜索量,但如果输入“intitle:大数据”,那么只有标题中含有“大数据”网页才会出现,只有8400个,一下少了近一万倍。

笑对逆境的父亲


电影《美丽人生》里,善良的犹太人父亲和孩子一起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集中营的痛苦不仅仅是身体,还是心灵的。为了不让孩子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个大游戏,如果你能一直通关——你将会获得一个大坦克!


在整个故事里,父亲用一种奇迹般的游戏力让孩子相信了这个故事——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有“犹太人和狗不能进入”?父亲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特喜好,有“不欢迎西班牙和马”,有“华人和袋鼠不能进入”。最后父亲在胜利前一天被害,而孩子在早上醒来走出集中营,看到了美军的大坦克。


商界的超级大玩家


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这个英国老顽童简直就是人生超级玩家。他积极进军各个行业,但他不创造新产品,只创造商业模式。今天这家英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有200多家公司,5万多雇员,业务几乎无所不在——从维珍唱片到维珍航空、维珍铁路、维珍电信、维珍大卖场、维珍婚纱、维珍影院、维珍金融服务、维珍可乐……他说,“如果你愿意,可以一辈子用维珍的产品活下去”。


每一次维珍品牌的延伸,都附送一场理查德·布兰森带来的独特的show——维珍航空刚面世,布兰森自愿剃掉腿毛,化身空姐,登上飞机为乘客服务;再早前,维珍航空宣布开通新航线时,布兰森身着一袭传统的苏格兰红裙并主动亮“裙底”!


他的人生也是一场游戏。他曾在波斯湾战争期间开着飞机直接进入巴格达接回人质。1986年,他的“维珍大西洋挑战者二号”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他还保有热气球航行最远,水陆两栖车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各种世界纪录!


BBC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被评为最具启发性人物第二名,排名高于耶稣。他的人生格言就是“玩得漂亮”。



玩是一种轻松驾驭事物的能力。

玩是一种面对逆境的态度。



著名相声演员于谦,大家都知道他是捧哏奇才,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爱好绝对不止“抽烟、喝酒、烫头”——他是一流的大玩家,他会在林子里捕鸟驯养,会训鹰、养狗,在京郊有60亩的动物园,圈养了大大小小数千只动物,是中国矮马的一流专家。如果你喜欢玩,推荐一本于谦写的书——《玩儿》。郭德纲给这本书的序言是:“他活得比我值!”你可以看看于谦是怎么卖命地玩儿的。看完这本书,你就能理解,他在舞台上那种大智若愚、大气随和的状态从哪里来。

玩是一种淡定看人生的心态。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每天不要一进公司就开始工作,而是预留思考的时间:


1.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2. 在这件事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什么?

3. 做完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让其他的事变得简单或不必要了? 如果是,就集中精力做这件事,然后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成长=压力+休息。不管你希望增长的类目是什么,身体强度也好,大脑认知强度也好,这个等式都成立。压力像是我们的左腿,而休息则是右腿,但凡能够保持一步步稳定前进的状态,都离不开左腿右腿这样交替前行,形成一个科学循环的周期。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弱传播

Comments


bottom of page